台灣買房必看!5大房屋類型解析 | 透天厝vs大樓 台灣人最愛哪種? | 小資族必知!台灣公寓購屋攻略

2025-08-06

台灣的房市一直都蠻熱鬧的,想要買房或租房的朋友,一定要先搞清楚台湾房子类型有哪些。這邊就來跟大家聊聊幾種常見的住宅類型,還有它們的特色,讓你在看房時能更快進入狀況。

首先最常見的就是公寓啦!這種通常是5樓以下沒有電梯的老房子,公設比低到讓人感動,但爬樓梯可能會爬到懷疑人生。很多老公寓都在市區黃金地段,價格相對親民,適合預算有限又想住市中心的人。不過要留意屋齡和管線老舊的問題,裝修費用可能會比較高。

再來是華廈,這種有電梯的中低層建築(通常是7-11層),公設比大概在20-30%左右。比公寓方便但又不像大樓那麼貴,算是CP值不錯的選擇。很多首購族都會考慮這種類型,特別是家裡有老人小孩的家庭,有電梯真的差很多。

說到豪宅感,當然要提大樓啦!12層以上的鋼筋混凝土建築,公設比可能高達30-40%,但管理完善、設施齊全。現在新建的大樓很多都有健身房、空中花園這些設施,住起來蠻舒服的。不過管理費也要考慮進去,一個月幾千塊跑不掉。

類型 樓層 電梯 公設比 適合族群
公寓 5F以下 10-15% 預算有限者
華廈 7-11F 20-30% 首購家庭
大樓 12F以上 30-40% 注重生活品質者

透天厝是很多台灣人的夢想,獨門獨戶不用跟別人共用空間。從傳統的三合院到現代連排別墅都有,土地是自己的可以世代相傳。不過價格通常比較高,而且打掃起來很累人,樓梯爬上爬下也是個問題。郊區的透天價格會比較親民,但通勤時間就要拉長了。

最近幾年還出現很多混合型住宅,像是樓中樓、小宅產品等等。特別是那種15-25坪的2房小宅,在雙北特別受歡迎,總價相對低又能享受大樓的管理服務。不過空間真的比較小,收納要很有技巧,不然住起來會覺得很壓迫。

另外要特別提醒的是,台灣很多房子都有頂加或陽台外推的狀況。這種雖然使用空間變大了,但可能會有違建問題,買之前一定要查清楚。還有海砂屋、輻射屋這些也要注意,看房時最好找專業的驗屋公司幫忙檢查。


台湾房子类型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台灣常見房屋類型有哪些?新手買房必看懶人包

最近房市熱絡,很多朋友都在問買房該怎麼選。台灣的房屋類型其實蠻多元的,每種都有它的特色跟適合的族群。今天就來幫大家整理一下,讓新手買房時能更快找到適合自己的房子。

首先最常見的就是公寓啦!這種5樓以下沒電梯的老房子,在台北市區特別多。雖然爬樓梯有點累,但公設比低、坪數實在,而且通常地段都不錯。不過要注意的是,很多公寓屋齡都30年以上了,管線老舊問題要特別留意。

再來是華廈,這種7-11樓有電梯的住宅,算是公寓的進階版。住起來比公寓舒服,價格又比大樓親民,是很多小家庭的首選。不過華廈的電梯通常只有一部,上班時間可能要等比較久。

房屋類型 樓層 有無電梯 適合族群 注意事項
公寓 5F以下 預算有限者 屋齡老舊、管線問題
華廈 7-11F 有(1部) 小家庭 電梯等待時間長
電梯大樓 12F以上 有(多部) 注重管理品質者 公設比高
透天厝 1-4F 部分有 多人家庭 總價高、維護成本高

說到電梯大樓,現在新建案幾乎都是這種。12樓以上、有多部電梯,還有24小時管理員,住起來安全又方便。不過公設比通常都30%起跳,實際使用坪數要仔細算清楚。而且管理費也是一筆固定開銷,買之前要先評估自己的預算。

最後是很多人的夢想—透天厝!這種獨門獨戶的房子,隱私性最好,也不用擔心樓上鄰居吵。不過透天總價高,打掃起來也很費力,而且通常位置會離市區遠一點。如果是三代同堂的大家庭,透天倒是不錯的選擇。

為什麼台灣人偏愛透天厝?在地人告訴你優缺點。說到台灣人的居住偏好,透天厝絕對是許多人的夢想住宅,尤其是中南部地區更常見。這種獨門獨戶的建築形式,從老一輩到年輕世代都有它的擁護者,到底魅力在哪裡?讓我們從在地人的角度來聊聊。


首先,透天厝最吸引人的就是空間自由度超高!不用擔心樓上樓下鄰居抗議,小孩跑跳、半夜洗衣服都不用看人臉色。而且很多透天厝都有前庭後院,種花種菜、停車都方便,甚至還能自己加蓋頂樓鐵皮屋(雖然要合法申請啦)。這種「整棟都是我的」的感覺,是公寓大樓很難比擬的。不過要注意的是,透天厝通常沒有管理員,收包裹、倒垃圾都要自己來,安全性也得靠自己多裝監視器或防盜設備。

再來看看價格面,很多人以為透天厝一定比較貴,其實在中南部郊區,透天總價可能跟市區大樓差不多。差別在於透天厝的土地是持分的,隨著時間增值空間大;而大樓公設比動輒30%起跳,實際使用坪數可能差很多。但透天厝的維護成本也不低,從外牆洗刷到水電管線更新,都是屋主要自己負擔的開銷。

優點 缺點
空間使用自由度高 沒有管理員服務
土地持分可增值 維護成本較高
停車方便(通常含車位) 打掃範圍大
隱私性佳 樓梯對長輩不便

說到居住體驗,透天厝最讓人頭痛的就是爬樓梯這件事。年輕時覺得沒什麼,但家裡有老人或小孩時,每天上下樓真的會累。現在新建的透天很多會做電梯,不過價格就直接往上跳一級了。另外就是夏天冷氣費很可觀,畢竟要冷卻的空間比公寓大很多,西曬面多的話電費帳單看了會心驚驚。不過這些缺點對很多台灣人來說,還是敵不過那種「有自己的天和地」的踏實感啊!

台湾房子类型

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「台北市公寓VS大樓怎麼選?在地房仲分析給你聽」,其實這兩種房型各有優缺點,真的要看你最在意什麼。我做了10年房仲,看過太多客戶糾結這個問題,今天就來分享一些實際經驗,讓大家比較好做決定。

首先講講公寓,台北市的老公寓通常地段都超好,像是大安區、信義區這些精華地段,公寓的單價會比大樓親民很多。而且公寓公設比低到只有10-15%,實際使用坪數很實在。不過要注意的是,公寓通常沒有電梯,對長輩或小孩來說爬樓梯會比較吃力,而且很多老舊公寓的管線都需要重新整理,這筆裝修費用要算進去。

再來看看大樓的優勢,現代化大樓的管理和安全性真的沒話說,有24小時警衛、垃圾集中處理、電梯這些基本配備,住起來方便很多。特別是新建案的公設越來越多元,健身房、交誼廳這些都很常見。但相對的,你要付出的代價就是高公設比(通常30-35%起跳)和管理費,每個月幾千塊跑不掉。

這邊幫大家整理一個簡單的比較表格:

比較項目 公寓 大樓
價格 單價較低 單價較高
公設比 10-15% 30-35%
管理 無管理員 24小時警衛
便利性 爬樓梯 有電梯
裝修成本 通常較高 通常較低
社區設施 基本無 健身房、交誼廳等

另外要提醒的是,如果你考慮的是投資報酬率,公寓的租金投報率通常會比大樓好一點,因為總價低、坪數實在。但大樓的轉手性比較好,特別是近幾年年輕人越來越偏好有管理的社區大樓。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,台北市有些區域的公寓都更機會比較高,這個潛在價值也要納入考量。

有煩惱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掌握未來發展!

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