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手養龜必看!5個超實用小技巧 | 烏龜飼養全攻略:從零開始養龜 | 養龜新手QA:你最常問的10個問題

2025-08-17

最近身邊越來越多人開始養烏龜當寵物,比起貓狗確實省心不少。不過可別以為烏龜養起來很簡單,光是品種選擇就有大學問,今天就來分享一些實用經驗給想入坑的朋友們。

說到養龜新手最常問的問題,絕對是「該選什麼品種?」。台灣最常見的巴西龜雖然便宜好入手,但其實長大後體型不小,需要足夠空間。如果是住小套房的朋友,可以考慮屋頂龜或地圖龜這類中小型龜種。這邊整理幾個熱門品種的比較:

品種 成體大小 水陸需求 價格範圍
巴西龜 20-30cm 偏水棲 $100-300
斑龜 15-20cm 水陸各半 $500-800
屋頂龜 10-15cm 偏陸棲 $800-1500
甜甜圈龜 25-35cm 完全水棲 $2000+

養龜最容易被忽略的就是環境佈置了。很多人以為隨便拿個臉盆裝水就能養,其實烏龜需要完整的生活區域。水區深度至少要超過龜殼高度1.5倍,陸地區要用浮島或石塊搭建,記得邊緣要做成斜坡方便爬行。我自己是用整理箱改造,去水族館買些沉木和龍眼葉,花不到500元就能打造舒適的龜窩。

餵食方面要特別注意營養均衡,幼龜時期建議每天餵食,成龜可以2-3天餵一次。除了市售龜糧,也可以搭配新鮮食材像小魚乾、蔬菜葉(地瓜葉、空心菜都不錯)。記得食物大小不要超過龜龜頭部的1/3,不然容易噎到。有次我貪方便直接丟大塊高麗菜,結果龜龜啃了半天都吃不完,最後水質都變差了。

說到曬太陽這件事真的超級重要!很多龜龜生病都是因為缺乏日照。建議每週至少要讓龜龜曬2-3次太陽,每次15-30分鐘。如果住公寓沒陽台,可以去寵物店買UVB燈,雖然貴了點但長期來看很值得。我朋友就是沒注意這點,養了半年的龜殼都變形了,後來花更多錢看醫生。

烏龜養

新手養龜必看!第一次養烏龜該準備哪些東西?養龜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,但準備工作真的不能馬虎。今天就來分享我這些年養龜的心得,告訴你第一次養烏龜到底該準備哪些基本配備,讓你的龜龜有個舒適的家!
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首先最重要的就是「飼養容器」啦!建議新手選擇比烏龜體型大5倍以上的空間,如果是幼龜可以用整理箱或塑膠缸,等長大再換成玻璃缸。記得要選有足夠水深讓龜龜游泳的款式,陸地區和水域都要有,比例大約3:7最剛好。我自己是用60公分長的缸養兩隻巴西龜,牠們活動起來超自在的~

接下來是環境佈置的必備清單:

物品名稱 功能說明 注意事項
加溫燈 維持適當溫度(25-30度) 要搭配溫度計監控
UVB燈 幫助龜殼發育 每天開8-10小時
過濾器 保持水質乾淨 每週要清洗濾材
曬背台 讓龜龜休息曬燈 要選防滑材質
水質穩定劑 中和自來水中的氯 換水時一定要加

飼料選擇也很重要!幼龜建議每天餵食,成龜可以2-3天餵一次。除了市售的龜糧,也可以偶爾給些新鮮食材像是小魚、蝦仁或蔬菜,但記得要切小塊。我家的龜龜超愛吃地瓜葉,每次看到都會瘋狂追著跑超可愛的~

最後提醒新手,養龜最怕的就是水質惡化!建議每週至少換水1-2次,每次換1/3水量就好,突然全部換掉龜龜會不適應。可以用虹吸管抽底部的髒污,順便檢查有沒有沒吃完的飼料要撈起來。記得換水時水溫要跟原本的差不多,溫差太大龜龜會感冒喔!

為什麼我的烏龜都不吃東西?5個常見原因解析

最近有養烏龜的朋友問我:「我家龜龜突然不吃東西,該怎麼辦?」其實烏龜拒食的原因很多,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台灣飼主最常遇到的狀況。首先別太緊張,烏龜本來就是代謝比較慢的動物,有時候一兩天不吃是正常的,但如果持續超過一週就要特別注意了!

環境因素影響大

烏龜對環境變化超級敏感,像是最近天氣忽冷忽熱,或是你剛換了新缸,都可能讓牠們緊張到吃不下。特別是台灣夏天開冷氣,水溫突然下降的話,龜龜的代謝會變慢,食慾自然就差了。建議用加溫棒維持水溫在25-28度左右,也要給牠們足夠的適應時間。


常見拒食原因一覽表

原因類型 具體表現 解決建議
環境不適應 新環境、溫度變化大 保持恆溫、減少打擾
食物問題 飼料不合口味、單一 嘗試不同品牌、搭配活餌
健康狀況 眼睛腫、殼變軟 盡快帶去看爬蟲醫生
季節影響 秋冬食量減少 正常現象不用太擔心
壓力太大 被其他龜欺負 分開飼養觀察

說到食物,很多台灣飼主都習慣餵同一種飼料,但龜龜其實跟人一樣會吃膩!我家那隻就曾經因為連續吃同款飼料一個月,後來看到就直接轉頭游走。建議可以混搭不同品牌,偶爾給點新鮮的蔬菜或活餌(像是麵包蟲),牠們的食慾會好很多。不過要注意活餌一定要處理乾淨,避免寄生蟲問題。

健康問題也是不能忽略的,特別是如果你發現龜龜除了不吃東西,還有眼睛睜不開、殼變軟、或是排便異常,那很可能就是生病了。台灣濕度高,水質如果沒顧好,龜龜很容易感染。記得定期換水,保持過濾系統正常運作,有異狀就要趕快帶去給專門看爬蟲的獸醫檢查。

烏龜養

烏龜適合養在室內還是室外?環境選擇全攻略

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「養烏龜到底放室內好還是室外好?」其實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啦,主要還是要看龜種、氣候和你家的環境條件。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些實用經驗,幫你打造最適合龜龜的生活空間!

先說說室內養龜的優點,最明顯的就是環境比較好控制,溫度、濕度都能用設備調整,特別是台灣冬天忽冷忽熱的時候,室內加溫棒真的超級重要。而且室內飼養也比較不用擔心颱風天或野貓來偷襲,安全性高很多。不過缺點就是空間通常有限,要記得定期讓龜龜曬曬太陽燈,不然容易缺鈣喔。

室外養龜的話,最大的好處就是空間大、陽光充足,龜龜可以自由活動,對牠們的健康和心理都很好。但要注意防曬和防寒,夏天要準備遮陰處,冬天可能要考慮加溫設備或暫時移入室內。另外也要做好防護措施,避免龜龜越獄或被其他動物傷害。

這邊幫大家整理一個簡單的對照表:

項目 室內飼養 室外飼養
空間 較小,需定期放風 較大,活動自由
溫度控制 容易(使用加溫設備) 較難(需注意極端氣候)
安全性 高(避免天敵) 需防護措施
陽光照射 需UVB燈 自然陽光充足
維護難度 換水、清潔較方便 環境整理較費工

如果是新手養龜,建議可以先從室內開始,等熟悉龜龜的習性後再考慮是否移到室外。像巴西龜、斑龜這類常見品種其實室內外都可以,但像蘇卡達這種大型陸龜就需要更大的室外空間。記得要觀察龜龜的適應狀況,如果出現拒食、活動力下降等情況,就要趕快調整環境喔!

有煩惱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掌握未來發展!

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