腸胃弱必看!5種地雷食物 | 脹氣好難受?試試這3招 | 營養師推薦的養胃早餐

2025-07-26

腸胃不好的人常常為了吃什麼而煩惱,特別是台灣到處都是美食誘惑,一不小心吃錯東西就會讓肚子鬧脾氣。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幾個實用的小技巧,讓腸胃敏感的朋友也能享受美食不踩雷。

首先要注意的是飲食選擇,有些食物看起來無害,但其實很刺激腸胃。像麻辣鍋、炸物這些大家都知道要避免,但連看似溫和的糯米製品(像是油飯、肉粽)其實也很難消化。建議可以參考下面這個表格,幫你快速判斷哪些食物要小心:

食物類型 腸胃友善程度 替代選擇
油炸類 ⚠️⚠️⚠️ 蒸煮料理
辛辣食物 ️⚠️⚠️ 清淡湯品
糯米製品 ️⚠️ 白飯或粥品
乳製品 無糖豆漿
高纖蔬果 ✅✅ 去皮蘋果/熟香蕉

另外,進食習慣也很重要。很多腸胃不好的人習慣狼吞虎嚥,這樣反而會增加消化負擔。建議每口食物咀嚼20-30下,吃飯時也不要配太多湯湯水水,避免沖淡胃酸影響消化。我自己以前也常犯這個錯誤,後來改成小口慢食後,脹氣的情況真的改善很多。

夜市是台灣人的日常,但對腸胃敏感的人來說簡直是地雷區。其實只要掌握幾個原則:選擇清蒸、水煮的料理(像是蒸臭豆腐、燙青菜),避開勾芡類食物(像蚵仔煎的醬汁),甜點可以選愛玉或仙草這種比較清爽的。記得上次跟營養師朋友逛夜市,他就特別推薦烤玉米取代油炸的,既解饞又不會太負擔。

最後提醒大家,腸胃不好的人要特別注意飲食時間。太晚吃東西或餓過頭都不行,最好固定三餐時間,隨身準備一些蘇打餅乾或米果,避免空腹太久導致胃酸過多。如果真的要外食,可以隨身帶一些胃藥或益生菌備用,但這只是緊急用,長期還是要從飲食習慣改善喔!

腸胃不好的人


腸胃不好的人為什麼容易脹氣?5個常見原因解析

每次吃完飯就覺得肚子鼓鼓的,甚至會一直打嗝放屁?其實脹氣問題跟腸胃健康息息相關。台灣人愛吃重口味又常常三餐不定時,腸胃負擔大就容易出狀況。今天就來聊聊造成脹氣的幾個主要原因,讓你知道問題出在哪裡。

首先最常見的就是「吃東西太快」。現代人生活步調快,常常狼吞虎嚥,這樣會吞下太多空氣。而且食物沒有充分咀嚼就直接進到胃裡,消化起來特別吃力。建議吃飯時要細嚼慢嚥,每口至少咬20下,這樣腸胃才不會抗議。

另外「吃錯食物」也是關鍵。有些食物本來就容易產氣,像是豆類、高麗菜、洋蔥這些。腸胃不好的人更要注意,可以參考下面這個表格: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容易產氣食物 替代選擇
豆類製品 嫩豆腐
十字花科蔬菜 菠菜
碳酸飲料 溫開水
油炸食品 蒸煮料理

「壓力大」也會影響腸胃功能。台灣人工作壓力普遍不小,長期緊張會讓消化系統運作變慢。胃裡的食物停滯太久就會發酵產生氣體,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一緊張就覺得胃脹脹的。平常可以試著做深呼吸或簡單伸展來放鬆。

還有一個常被忽略的原因是「腸道菌群失衡」。現在人動不動就吃抗生素或益生菌,反而打亂了腸道細菌的平衡。好菌變少、壞菌變多,食物分解時就會產生更多氣體。平常可以多吃些天然發酵食品,像無糖優格或泡菜都不錯。

最後要提醒「吃飯時間不固定」的問題。很多人忙起來就跳過一餐,等到很餓才大吃特吃。這樣胃酸分泌會亂掉,消化功能自然受影響。建議還是要定時定量,讓腸胃養成規律的工作節奏。

腸胃敏感的朋友常常為早餐吃什麼煩惱吧?今天要跟大家分享「腸胃敏感者早餐怎麼吃?營養師推薦3種温和選擇」,這些都是容易消化又營養滿分的選項,讓你早上吃得舒服不鬧脾氣!

首先推薦的是溫熱的燕麥粥,這可是腸胃敏感者的好朋友。燕麥含有豐富的水溶性膳食纖維,能在腸道形成保護膜,而且煮得軟爛一點更好消化。可以加一點點蜂蜜或香蕉增加甜味,但記得避開太刺激的配料像堅果或果乾。早上起床先喝一小杯溫開水,再慢慢享用溫熱的燕麥粥,整個胃都會暖暖的很舒服。


第二種是蒸蛋或水煮蛋,蛋白質豐富又好吸收。建議用蒸的方式,質地會更細嫩,可以加一點點低脂牛奶讓口感更滑順。如果是水煮蛋,記得蛋黃不要煮到全熟,半熟狀態最好消化。搭配一片白吐司或饅頭,就是很完美的組合了。要注意的是,油炸的荷包蛋或炒蛋對腸胃負擔比較大,敏感期間最好避免。

最後是香蕉配優格,這個組合不僅準備快速,還能補充益生菌。選擇無糖的原味優格,避免過多添加物刺激腸胃。香蕉含有果膠可以保護胃壁,但記得要選熟一點的香蕉,太生的反而容易造成脹氣。如果天氣冷,可以先把香蕉用微波爐加熱10秒鐘,吃起來更溫和。

推薦早餐 適合原因 注意事項
燕麥粥 水溶性纖維保護腸道 避免堅果等硬質配料
蒸蛋/水煮蛋 優質蛋白質易吸收 蛋黃保持半熟狀態
香蕉優格 益生菌+果膠雙重保護 選熟香蕉避免脹氣

腸胃敏感時要特別注意食物的溫度和質地,太冰、太燙或是太硬的食物都容易刺激。建議早餐可以分成小份量多次進食,比如先吃半碗燕麥粥,休息一下再吃蒸蛋,讓腸胃有時間慢慢消化。另外,進食時要細嚼慢嚥,避免邊吃邊做其他事情,專心吃飯才能讓消化更順暢。

腸胃不好的人

最近天氣忽冷忽熱,加上台灣人愛吃麻辣鍋、夜市小吃,腸胃不適的情況特別常見。腸胃不適時該喝什麼?這5種飲品最護胃,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這些老祖宗的智慧,還有現代營養學都認證的好東西。

首先推薦的是溫熱的生薑茶,這可是阿嬤輩傳下來的秘方。生薑裡的薑辣素能促進胃液分泌,幫助消化,特別是吃太油或脹氣的時候特別有效。記得要把生薑切片或磨碎,用熱水泡5-10分鐘,喝起來微微辛辣的感覺最能緩解不適。如果是容易胃痛的人,可以加一點蜂蜜調味,但糖尿病患者就要注意別加太多。

第二種是無糖優酪乳,這個對現代人來說超級方便。優酪乳裡的益生菌能幫助腸道菌群平衡,尤其適合因為抗生素或飲食不當造成的腹瀉。挑選時要注意看成分表,選擇無糖的原味優酪乳,避免額外的糖分刺激胃酸分泌。早上空腹喝一小杯,或是飯後當點心都很適合。

飲品 適合症狀 注意事項
生薑茶 脹氣、消化不良 胃潰瘍患者不宜
無糖優酪乳 腹瀉、菌群失衡 選擇無糖原味
米湯 胃痛、嘔吐 煮到濃稠狀效果更好
薄荷茶 胃痙攣、噁心 孕婦不宜過量
椰子水 輕微脫水、胃酸過多 選擇新鮮現開的

米湯可能很多人不知道,但這真的是腸胃炎時的好幫手。把白米洗淨後多加水煮成稀飯,只取上面那層米湯喝,含有豐富的澱粉能形成保護膜覆蓋胃壁。小時候腸胃炎,媽媽總會煮這個,比吃藥還舒服。記得米要煮到很爛,湯要濃稠一點效果才好。

薄荷茶對緩解胃痙攣特別有效,那種突然抽痛的感覺喝這個最有用。薄荷中的薄荷醇能放鬆胃部肌肉,但要注意如果是胃食道逆流的人反而要避免,因為薄荷可能會讓賁門更鬆弛。泡的時候用新鮮薄荷葉最好,熱水沖泡3-5分鐘就能喝,涼涼的很舒服。

最後是椰子水,這在台灣超市都買得到。天然的電解質能補充腹瀉流失的水分,而且弱鹼性可以中和胃酸。選擇新鮮現開的最好,如果是包裝的要留意有沒有添加糖分。夏天腸胃不適時冰在冰箱稍微退冰後喝,既能補充水分又不會太刺激。

有煩惱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掌握未來發展!

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