卧牛多肉超好養!新手必看攻略 | 多肉界的萌牛-卧牛小檔案 | 卧牛多肉這樣養才不會死

2025-09-02

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「臥牛 多肉」到底怎麼養,這款長得像牛舌頭一樣可愛的多肉,其實超級適合台灣的天氣啦!它的葉片厚實又硬挺,表面還有超特別的白色斑點,擺在辦公室或陽台都超療癒的~

臥牛最讓人驚豔的就是它超強的適應力,比起其他嬌貴的多肉,它根本是懶人植物界的扛霸子。不過要讓它長得肥嘟嘟的,還是有幾個小撇步要記住:

照顧重點 詳細說明
光照需求 半日照最佳,夏天中午要遮陰,不然葉片會曬傷變成咖啡色
澆水頻率 2-3週澆透一次就好,冬天可以更少,記得用手指戳土確認乾燥再澆
土壤選擇 一定要用排水好的多肉專用土,可以自己混顆粒土(赤玉土+火山岩+蛭石)
繁殖方法 最簡單是等側芽長大分株,葉插成功率比較低但可以挑戰看看

我家的臥牛養了三年多,從當初只有5公分現在已經爆盆到快20公分了!最有趣的是它每年春天會突然抽花梗,開出粉紅色的小鈴鐺花,雖然只維持一週左右,但每次開花都讓我興奮到狂拍照傳給朋友炫耀。

要注意的是台灣濕氣重,特別是梅雨季節千萬不能讓臥牛淋太多雨,不然很容易爛根。我都是把它放在陽台有遮雨棚的地方,或是直接搬進室內窗邊。還有啊,施肥不用太頻繁,我大概3個月才給一次很淡的液肥,它反而長得比較結實。

最近發現臥牛有個超實用的優點——它的葉片邊緣很圓潤,不像某些多肉有尖刺,家裡有小朋友或寵物的完全不用擔心會被刮傷。而且它生長速度慢,不用一直換盆,超級適合我這種記性差又懶得整理的人!

臥牛 多肉


什麼是卧牛多肉?新手必知的基礎介紹

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「臥牛多肉」到底是什麼?其實它是一種超級可愛的仙人掌科植物,原產地來自南非,因為葉片長得像趴著的牛背,所以才被叫做「臥牛」啦!這種多肉植物特別適合台灣的氣候,而且照顧起來也不會太難,就算是新手也能輕鬆上手。它的葉片肥厚多汁,表面還有一層白粉,看起來就像抹了防曬霜一樣,超級療癒的~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臥牛多肉最特別的就是它的生長方式,葉片會一層一層往外擴展,長得像一朵盛開的花。而且它還會隨著季節變化改變顏色喔!夏天可能是清新的綠色,到了冬天可能就會變成帶點紅暈的模樣,超級有趣的。不過要注意的是,它的生長速度比較慢,所以要有耐心等待它慢慢長大。

基本資訊 詳細說明
科屬 百合科臥牛屬
原產地 南非
適宜溫度 15-28°C
澆水頻率 夏季每週1次,冬季每月1次
日照需求 半日照,避免正午強光直射
繁殖方式 葉插或分株

照顧臥牛多肉其實不難,重點是要掌握「寧乾勿濕」的原則。台灣的濕度比較高,所以澆水要特別小心,等土壤完全乾了再澆就好。建議可以用手指戳一下土,如果感覺乾乾的再澆水。還有啊,它雖然喜歡陽光,但台灣夏天的太陽太毒了,最好放在有遮蔭的地方,不然葉片可能會曬傷喔!

說到用土,臥牛多肉跟其他多肉植物一樣,需要排水性好的介質。可以去園藝店買現成的多肉專用土,或是自己調配,建議比例是泥炭土:珍珠岩:粗砂=1:1:1。花盆也要選有排水孔的,這樣才不會積水導致爛根。換盆的話大概1-2年一次就夠了,因為它長得慢,不用太常換。施肥的話,春夏生長季每個月給一次稀釋的液肥就很夠了,冬天可以完全不用施肥。

臥牛多肉還有一個超棒的特點,就是它很少生病蟲害!比起其他多肉植物,它算是很強健的品種。不過還是要注意通風,如果環境太悶濕,可能會長介殼蟲。萬一發現有蟲,可以用棉花棒沾酒精輕輕擦拭,或是噴灑稀釋的肥皂水。另外啊,它的葉片上有層白粉,這可是天然的防護層,澆水時要避開葉片,不然白粉被沖掉就不好看啦!

卧牛多肉適合什麼人養?懶人植物首選,根本就是為台灣忙碌現代人量身訂做的療癒小物!這種胖嘟嘟的多肉不僅長相可愛,還超級好照顧,連植物殺手都能輕鬆駕馭。它的葉片厚實像牛舌餅,儲水能力超強,就算你偶爾忘記澆水也不會跟你鬧脾氣,特別適合放在辦公室或家裡窗台當裝飾。


如果你是那種常常出差或工作忙到翻的人,卧牛多肉絕對是你的最佳選擇。它對環境的適應力強到不行,就算在冷氣房或日照不足的角落也能活得很好。不過要記得,雖然它很耐旱,但還是要給它一點基本的關愛喔!下面整理幾個照顧小技巧:

照顧要點 詳細說明
澆水頻率 夏天2週1次,冬天1個月1次,土乾透再澆
日照需求 每天3-4小時散射光即可,避免正午強光直射
土壤選擇 排水良好的多肉專用土,可混入珍珠岩
溫度適應 15-30℃最適宜,冬天避免低於5℃

很多台灣人喜歡把卧牛多肉和其他品種混搭種植,創造出獨特的迷你花園。它的生長速度緩慢,不用擔心一下子長太大佔空間,而且繁殖超簡單,只要把側芽掰下來插土裡就能長出新植株。最近在文青咖啡廳或工作室超常看到它的身影,圓滾滾的造型隨便擺都好看,拍照當背景更是ins風滿滿。

說到病蟲害問題,卧牛多肉算是相當省心的品種,最多就是要注意通風避免介殼蟲。如果不幸中標,用棉花棒沾酒精輕輕擦拭就能解決。比起其他嬌貴的觀葉植物,它真的讓養植新手很有成就感,難怪越來越多台北租屋族都愛上這種懶人植物。

臥牛 多肉

最近好多朋友問我「何時該幫卧牛多肉澆水?季節澆水指南」,其實這種胖嘟嘟的多肉最怕水太多爛根啦!台灣天氣變化大,澆水頻率真的要跟著季節調整。卧牛雖然耐旱,但也不是完全不用管它,抓對時機澆水才能讓葉片飽滿又健康。今天就來分享我養了三年卧牛的實戰經驗,用最接地氣的方式告訴你什麼時候該拿出澆水壺~

首先要知道卧牛是「寧乾勿濕」的植物,特別是夏天高濕悶熱的時候,一個不小心就會讓根部悶壞。我通常會用手指戳進土裡2-3公分,如果完全沒濕氣才會澆水。冬天雖然生長慢,但北部濕冷、南部乾燥,澆水方式也要微調喔!下面這個表格是我整理的季節澆水頻率:

季節 澆水頻率 注意事項
春(3-5月) 7-10天一次 生長旺季可稍多,但要等土乾透
夏(6-8月) 10-14天一次 避開中午澆水,清晨或傍晚較佳
秋(9-11月) 10-12天一次 觀察葉片是否開始皺縮再決定
冬(12-2月) 15-20天一次 寒流來襲時要暫停澆水

除了看季節,也要注意種植環境。像我家陽台是半日照,夏天西曬厲害的時候,我會把卧牛移到比較陰涼的位置,這樣土壤不會乾得太快。如果是用不透氣的陶瓷盆,澆水間隔要比塑膠盆拉更長,因為水分蒸發慢很多。最近秋天到了,我發現早晚溫差大,卧牛的葉尖會開始微微發紅,這時候澆水要特別小心,土表乾了再等2-3天比較保險。

另外有個小技巧是觀察葉片狀態,健康的卧牛葉子摸起來硬硬的,如果發現底部葉片變軟或皺皺的,可能就是缺水信號。不過千萬別一看到葉子軟就狂澆水,要先確認是不是爛根喔!我曾經犯過這個錯,結果整株泡爛掉超心疼的~現在都乖乖用竹籤插進土裡測試濕度,準確度比用手指摸更高。

有煩惱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掌握未來發展!

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