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常見竹子種類全攻略 | 竹子觀賞入門指南 | 這些竹子你家也能種

2025-07-08

台灣雖然不大,但觀賞竹子種類可說是相當豐富,從庭院造景到陽台盆栽都能找到適合的品種。竹子不僅長得快、好照顧,那種隨風搖曳的姿態更是讓人看了心情都放鬆下來。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種在台灣常見又好看的竹子,順便整理成表格讓大家一目瞭然。

首先要介紹的是「鳳凰竹」,這可是台灣庭院最常見的品種之一。它的竹竿細長,葉片小巧密集,整體看起來非常優雅。特別適合種在圍籬邊或是當作屏風使用,風一吹過來整片竹林沙沙作響的聲音超級療癒。而且它長得不會太高,大概2-3公尺左右,就算家裡空間不大也很適合種植。記得要定期修剪,不然它可是會越長越茂密喔!

另外一種很受歡迎的是「黑竹」,顧名思義它的竹竿呈現深紫黑色,在陽光下看起來特別有質感。這種竹子通常用來做景觀造景的重點植物,因為它的顏色實在太特別了,隨便種幾株就能成為庭院的焦點。不過要注意的是黑竹比較喜歡半陰的環境,夏天太熱的時候最好幫它遮個蔭,不然葉子容易枯黃。

說到觀賞用竹子,怎麼能不提「葫蘆竹」呢?這種竹子的節間會膨大像葫蘆一樣,造型超級可愛。它長得比較慢,高度通常在1-2公尺之間,很適合當盆栽放在陽台或客廳。不過要提醒大家,葫蘆竹對水分比較敏感,澆水的時候要特別注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,保持土壤微濕是最理想的狀態。

竹子種類 高度 特色 適合環境
鳳凰竹 2-3公尺 葉片細密,姿態優雅 全日照至半日照
黑竹 3-4公尺 竹竿紫黑色,質感特殊 半陰環境
葫蘆竹 1-2公尺 節間膨大如葫蘆 室內或陽台盆栽

除了上面這幾種,台灣還有很多其他有趣的觀賞竹,像是「方竹」的竹竿是四方形的,「龜甲竹」的節間紋路像龜殼一樣。每種竹子都有它獨特的美,選擇的時候除了考慮外觀,也要注意種植環境是不是適合。比如說有些竹子需要比較大的空間,有些則可以當作室內植物來養護。建議大家可以去附近的園藝店實際看看,摸一摸葉子、觀察竹竿的質感,這樣比較容易找到自己喜歡的品種。

觀賞竹子種類


今天要來跟大家分享「觀賞竹子種類 – 台灣常見品種大公開」,台灣氣候溫暖潮濕,特別適合竹子生長,從庭院造景到盆栽栽培都有超多選擇。竹子不僅長得快、好照顧,不同品種的葉形和姿態也各具特色,難怪是許多園藝愛好者的心頭好。下面就來介紹幾款在台灣最常見到、也最容易上手的觀賞竹,讓你下次挑選時更有概念!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首先一定要提的就是「鳳凰竹」,這可是台灣庭院最常見的品種之一。它的特點是植株較矮小,葉片細長翠綠,成叢生長看起來特別優雅。鳳凰竹耐陰性強,就算放在陽台半日照的環境也能長得很好,非常適合都會區的小空間栽培。另一個超受歡迎的是「羅漢竹」,它的竹節特別明顯,一節一節的造型超有禪意,常被用來做日式庭園造景。羅漢竹生長速度較慢,但正因如此更容易維持造型,很適合想要長期觀賞的人。

品種名稱 特色 適合環境 生長速度
鳳凰竹 葉片細長、叢生 半日照 中等
羅漢竹 竹節明顯、造型特殊 全日照
黃金間碧玉竹 黃綠相間條紋 全日照
紫竹 竹稈呈紫黑色 半日照 中等

說到特殊品種,「黃金間碧玉竹」絕對讓人眼睛一亮!它的竹稈上有著金黃色和翠綠相間的條紋,在陽光下閃閃發亮超級美。這種竹子喜歡充足陽光,種在庭院裡會是超吸睛的焦點。另外「紫竹」也是很多人喜歡收藏的品種,它的竹稈呈現神秘的紫黑色,搭配翠綠葉片對比強烈,特別適合中式庭園造景。紫竹在半日照環境下顏色會更鮮豔,記得不要讓它曬太多太陽喔!

除了這些常見品種,台灣其實還有好多特殊的觀賞竹,像是葉片超大片的「巨竹」、迷你可愛的「米竹」等等。每種竹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,栽培時要注意它們對光照和水分的需求都不太一樣。建議新手可以從鳳凰竹或羅漢竹開始嘗試,等熟悉竹子的習性後,再挑戰其他更有特色的品種。只要掌握好基本照顧方法,這些竹子都能長得又美又健康,為你的生活空間增添自然氣息。

今天要來跟大家分享「竹子種類介紹 – 從矮小到高大的觀賞選擇」,台灣其實有很多適合居家種植的竹子品種,不管你是住公寓陽台還是透天庭院,都能找到適合的竹子來妝點空間。竹子不僅有東方禪風的意境,更重要的是好照顧又長得快,難怪越來越多人愛在家裡種竹子。

先從最迷你的品種說起,鳳尾竹絕對是小空間的首選,高度通常只有30-50公分,葉片細密像鳳凰尾巴一樣優雅,很適合放在書桌或陽台盆栽。再來是觀音竹,大概能長到1-2米,葉子寬大翠綠,放在客廳角落特別有氣質,而且它有個很棒的優點——不太會亂長側芽,管理起來超方便。

如果你家空間夠大,可以考慮這些中型品種:


品種名稱 成株高度 特色
黃金間碧玉竹 3-5米 莖桿有金黃色條紋,陽光下超美
唐竹 2-4米 枝葉茂密,隱私性佳
葫蘆竹 1.5-3米 節間膨大像葫蘆,造型特殊

想要更壯觀的竹林景觀,就得看大型品種了。孟宗竹是台灣常見的巨無霸,可以長到20公尺高,竹桿粗壯適合做建材,但需要超大空間才種得下。桂竹也是不錯的選擇,高度約5-15米,竹筍又甜又好吃,種在庭院還能兼收成。不過要提醒大家,大型竹子根系發達,種之前一定要考慮清楚位置,不然以後可能會影響到建築地基喔。

最後要特別介紹紫竹,它算是中型偏大的品種,但因為竹桿呈現神秘的紫黑色,在庭院造景中特別搶眼。紫竹新長出來的嫩枝是綠色的,慢慢才會轉紫,看著它變色的過程也很有趣。這種竹子耐陰性不錯,就算種在建築物北側也能長得很好。

觀賞竹子種類

如何辨識不同觀賞竹子?教你簡單區分法

台灣常見的觀賞竹子種類不少,每次逛花市或公園看到都覺得長得好像,其實只要掌握幾個關鍵特徵,就能輕鬆分辨這些綠色小可愛啦!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實用的小技巧,讓你下次看到竹子也能像專家一樣說出名稱。

首先最直觀的就是看竹子的「身材」啦!有的竹子長得高挑纖細,有的則是矮胖可愛。像是常見的鳳尾竹,它的枝條會自然下垂,葉片排列得像鳳凰尾巴一樣優雅;而佛肚竹就很好認啦,竹節中間會凸出來,看起來圓滾滾的超可愛,就像彌勒佛的肚子一樣。

再來可以觀察竹子的顏色變化。黃金間碧玉竹顧名思義,竹竿會呈現金黃色和綠色相間的條紋,在陽光下特別耀眼;而紫竹則是年輕時竹竿帶點紫色,成熟後會變成深紫黑色,很有質感。這些顏色特徵都是很好的辨識依據喔!

最後分享一個實用表格,幫大家快速比較常見觀賞竹子的特徵:

竹子種類 高度 竹竿特徵 葉片特徵
鳳尾竹 1-3公尺 細長,枝條下垂 細長,排列密集
佛肚竹 0.5-2公尺 節間膨大呈葫蘆狀 較寬大,末端尖
黃金間碧玉 2-5公尺 黃綠相間條紋 細長,略帶金黃色
紫竹 3-7公尺 年輕時紫紅色,成熟變深 較窄,深綠色

除了這些特徵外,竹子的生長習性也不太一樣。像鳳尾竹喜歡半陰環境,太曬反而長不好;佛肚竹則是需要充足陽光才能長出漂亮的「啤酒肚」。下次看到竹子時,不妨靠近點觀察這些小細節,你會發現原來每種竹子都有自己的個性呢!

有煩惱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掌握未來發展!

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