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人都在用的10大辟邪物 | 家裡必備!5種超有效辟邪小物 | 老祖宗的智慧:這些辟邪物超靈驗

2025-07-01

在台灣民間信仰中,辟邪物扮演著重要角色,從古早流傳至今的各種避煞物品,不僅是信仰寄託,更融入常民生活。這些物件背後往往藏著有趣的典故,有些甚至成為地方特色,像是金門的「鱟殼虎頭牌」就是經典例子,把活化石鱟殼加工成威猛的虎頭造型,掛在門上既霸氣又能鎮宅。

台灣常見的辟邪物大致可分為幾類,每種都有其獨特用途與擺放方式:

類型 代表物品 使用場合 特色
自然物 榕樹葉、艾草 端午節插門戶 取「榕」諧音「容」納福氣,艾草則有驅蟲除穢的實際功效
神獸造型 石敢當、風獅爺 巷沖、村落邊界 澎湖石敢當刻「泰山」二字,金門風獅爺造型各異,成為在地文化地標
宗教法器 八卦鏡、五帝錢 懸掛大門或樑柱 銅錢外圓內方象徵天地方圓,紅線串起更有聚財效果
生活器物 掃帚、鹽米 搬家入厝、喪事後淨宅 竹掃帚倒放門後「倒掃」晦氣,鹽米混合撒地則有吸附負能量的說法

特別要提的是,這些辟邪物在使用上很有講究。像八卦鏡如果掛錯方向,反而可能把好運反射出去;而虎爺愛吃的生雞蛋祭品,擺放時蛋殼要輕輕敲裂才「會通神」。老一輩常說,辟邪物要有效果,關鍵在於「信則靈」的心態,以及定期更換或淨化的習慣。比如隨身攜帶的香火袋,每隔幾個月就要回廟裡過爐,保持能量的流動。

台灣各地也有獨特的辟邪文化,像台南傳統宅院會在門楣嵌入「瓦將軍」陶偶,嘉義沿海則流行在漁船桅桿綁紅布條。這些因地制宜的做法,反映出先民面對自然與未知時的生活智慧。時至今日,雖然現代科學發達,但許多家庭仍保持著在嬰兒車掛蒜頭、新車後視鏡纏紅線的習俗,可見辟邪物已成為一種文化記憶的延續。

辟邪物

台灣人最常用的10種辟邪物是哪些?這個問題其實很有趣,因為台灣民間信仰真的很豐富,從廟裡求來的到隨手可得的東西都能拿來擋煞。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這些常見的辟邪物品,有些你可能早就用過但不知道它們有這種功用呢!


說到辟邪物,台灣人第一個想到的應該就是了。搬家要撒鹽、做噩夢要撒鹽,連去醫院回來也要用鹽水洗澡,真的是萬用!老人家常說鹽可以淨化不好的氣場,所以很多家庭都會在角落放一小碗鹽。另外艾草也是超常見的,端午節掛在門口的艾草不只驅蚊還能擋煞,泡澡還能去霉運,根本是天然的多功能辟邪聖品。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再來就是符咒啦!不管是廟裡求的平安符,還是道士畫的鎮宅符,台灣人最愛貼在門口、車上或隨身攜帶。特別是那種黃底紅字的符咒,看起來就很有安全感。八卦鏡也是經典款,很多人家門口都會掛,尤其是對著路口或電線桿的房子,一定要用八卦鏡來反射煞氣。

排名 辟邪物 常見用途
1 淨化空間、去霉運
2 艾草 驅邪、除穢氣
3 符咒 隨身攜帶保平安
4 八卦鏡 反射煞氣
5 榕樹葉 放枕頭下避噩夢
6 黑狗牙 擋煞避邪
7 硃砂 畫符、點額頭
8 五帝錢 掛門上招財化煞
9 桃木劍 鎮宅驅鬼
10 紅線 綁手腕避邪

榕樹葉你可能不知道也有辟邪效果,老一輩會把榕樹葉放在枕頭下,說是睡覺時就不會做噩夢。黑狗牙雖然現在比較少見,但以前的人真的很信這個,覺得黑狗陽氣重,牠的牙齒特別能擋煞。硃砂則是道士的最愛,畫符一定要用,也有人會點在小孩額頭上保平安。

五帝錢不只是招財,掛在門上還能化煞,很多做生意的人都會用。桃木劍看起來很威,通常掛在客廳或大門上方,專門用來鎮宅驅鬼。最後是紅線,簡單但超實用,綁在手腕上就能避邪,很多廟宇也會給信徒紅線保平安。

為什麼搬家時要準備掃把和鹽巴來辟邪?原來這些小物有大作用!

最近幫朋友搬家,發現他們準備了掃把跟鹽巴,好奇問了才知道這是台灣流傳已久的搬家習俗。老一輩的人說,新家可能會有前屋主留下的「不乾淨的東西」,或是施工時不小心沖犯到地基主,用這些小道具能讓住得更安心。其實這些習俗背後都有它的道理,不是隨便說說的喔!

先來聊聊鹽巴的妙用。台灣人相信鹽有淨化的效果,尤其是粗鹽更能驅邪避凶。搬進去前在角落撒一點,或是用鹽水擦拭地板,象徵把不好的氣場清乾淨。有些講究的人還會用紅紙包鹽放在廚房,據說能保佑飲食平安。不過記得要用天然鹽,精製過的食鹽效果就沒那麼好了。


至於掃把的用途,可不只是打掃那麼簡單!老一輩特別交代,搬家時要帶「新掃把」,而且要先從大門往內掃,代表把好運掃進來。掃的時候要說些吉祥話,像是「金銀財寶掃進來」之類的。有趣的是,掃把的材質也有講究,傳統竹掃把比塑膠的更受歡迎,因為竹子本身就有避邪的說法。

物品 使用方式 象徵意義
鹽巴 撒在角落或調成鹽水擦拭 淨化空間、驅除晦氣
掃把 新掃把從外向內掃 掃進好運、趕走厄運
紅紙 包鹽或貼在門窗 擋煞招福

這些習俗雖然看起來有點迷信,但其實滿有生活智慧的。像用鹽巴消毒確實能殺菌,新掃把保持清潔也很合理。現在年輕人搬家可能不會這麼講究,但如果是長輩幫忙看日子搬家,準備這些小東西能讓他們更放心。畢竟寧可信其有嘛,而且花不了多少錢,當作討個吉利也不錯啊!

最近還聽過更特別的做法,有人會在搬家時帶一包米和一碗水,代表「有吃有喝」不愁吃穿。也有人堅持要選農民曆上的好日子,避開「破日」或「沖煞」的時辰。每個家庭的習慣都不太一樣,但共通點都是希望新家能帶來好運氣。你們家搬家時也有特別的儀式嗎?

辟邪物

端午節掛艾草和菖蒲真的能驅邪嗎?這個問題每到農曆五月就會被拿出來討論。其實這個習俗在台灣已經流傳好幾百年了,老一輩的人都會說這是「插青」的傳統,不只是為了驅邪避凶,還有很多實際的用途。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這些植物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,為什麼會成為端午節不可或缺的節慶元素。

說到艾草和菖蒲,它們可不只是掛好看的。艾草有很強的氣味,這種味道蚊蟲超級討厭,所以掛在門口真的可以趕走蚊子。而且中醫師也說艾草有殺菌的效果,古人沒有科學根據但靠經驗就知道它好用。菖蒲的葉子長得像劍,老一輩說可以斬妖除魔,其實它的根莖也是一味中藥,能幫助消化。這些都是先人智慧的累積,不是隨便說說的啦!

植物名稱 主要功效 傳統說法 現代觀點
艾草 驅蟲、殺菌、溫經止血 驅邪避凶、淨化空氣 含揮發油可驅蚊
菖蒲 開竅醒神、化濕和胃 劍形葉片可斬妖除魔 根莖可入藥治療消化不良

除了掛在門上,台灣人還會用這些植物來洗澡,叫做「午時水浴」。老人家說端午節正午的水特別乾淨,加上艾草菖蒲一起煮,洗了可以保平安。現在想想可能是因為夏天到了,這樣洗澡確實比較清爽,而且能預防皮膚病。有些家庭還會把曬乾的艾草做成香包,掛在小孩身上,既好看又能防蚊蟲,一舉兩得。這些習俗雖然看起來有點迷信,但其實都隱藏著實用的生活智慧。

在現代社會,很多人覺得這些傳統習俗過時了,但其實仔細研究就會發現,古人真的很有智慧。像現在市面上賣的防蚊液,很多都標榜天然成分,裡面就含有艾草萃取物。菖蒲也被做成精油,用來提神醒腦。所以說啊,這些端午節的習俗不是沒有道理的,只是我們現在用更科學的方式來理解它們的功效而已。

有煩惱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掌握未來發展!

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